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教会学校兴起的背景及对宜宾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3 11:4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清末民初,基督教(天主教、基督新教)势力进入宜宾。为了传教的需要,教会组织在宜宾创办了两个幼稚园、三所小学、三所中学、两所职业教育等各种类型的教会学校,笔者在《基

清末民初,基督教(天主教、基督新教)势力进入宜宾。为了传教的需要,教会组织在宜宾创办了两个幼稚园、三所小学、三所中学、两所职业教育等各种类型的教会学校,笔者在《基督教会在近代宜宾的教育事业述略》一文中已对这些教会学校的基本情况作了大致的介绍[1]。本文拟就近代宜宾教会学校兴起的背景及对宜宾近代教育的影响做初步探讨。

一、教会学校在宜宾兴起的背景

西方宗教传入宜宾,其始为天主教。天主教传入四川的时间大约是17世纪的40年代。据法国传教士古洛东所著之《圣教入川记》记载:“大明崇祯之纪,即耶稣降生后一千六百四十间,有耶稣会士利类思司铎前先入川,传扬福音。”[2]而天主教传入宜宾的时间则相对较晚,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据《宜宾县志》记载:“清康熙五十年左右,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教士白日升(译名)至成都传教,后奉命转川南发展教务,天主教遂传入宜宾。”[3]但是,若按前宜宾教区主教王炬光所著《中国天主教会——宜宾教区史》的记载,则天主教传入宜宾的时间应该追溯到湖广填四川时期。①继天主教之后,基督新教接踵而至。进入宜宾的基督新教传教士来自两个小教派:一是来自英国爱丁堡教会的“内地会”,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左右到宜宾传教。二是来自北美浸礼会。光绪十五年(1889年),北美浸礼会的魏牧师及侯牧师从水路入川,开辟华西教区。他们从宜昌乘船到达宜宾,在三水街租房,当年吸收了七个中国信徒,组织起一个教会,开北美浸礼会在川传教之始。[4]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凭借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在华“传教自由”的权利。他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在中国传播基督教,企图“为基督征服中国”,实现“中华归主”。然而,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传教士们发现,中国民众对金发碧眼的他们多报以猜忌、怀疑、敌视的态度,对他们所信仰的“上帝”、所传播的“福音”也无多大兴趣。北长老会传教士娄理华()就曾称自己的布道努力犹如“对着风浪讲话,在沙滩上留名。”[5]基督教传入宜宾之初,亦不为人们理解和接受,不仅传教士们的布道活动徒劳无功或收效甚微,且宜宾近代还发生过三次反洋教斗争:光绪二年(1876年)七月,内江爆发了武装反洋教斗争,宜宾白沙乡民众积极响应,一举捣毁关刀田修院;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川南、川西教区爆发反帝反洋教事件,宜宾民众不满传教士干预地方内政和一些刁滑教徒依教欺人,一举焚毁火地沟天主教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大足县龙水镇余栋臣领导的第二次反洋教斗争,“打教队伍六七千人,分途出击资州、内江,所到之州县教堂全被毁,教民生活、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历时5月,震动全川。”宜宾人民闻风响应,在各地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洋教运动,使教会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散居在宜宾县城外的教徒已在当地呆不下去了,纷纷逃进城的达3000余人,汇聚到叙府公济堂主教住所,由主教暂作安置。各修道院院士暂停疏散。1899年12月7日清政府另增兵至叙州府设防……天主教川南教区一片混乱,下川南的教会势力四分之三被捣毁,六七千教徒及十三个外国教士逃亡到城内或躲藏到云南边境。”[6]民众的反洋教运动,沉重打击了西方教会势力,也足以说明基督教会在宜宾的尴尬处境。

如何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远涉重洋而来的西方传教士们通过反复的观察、分析和研究之后意识到,其布道活动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基督教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7]。并且,他们发现,在中国“教育极受人们推崇”。[8]“优越的区位优势和生态环境,使宜宾经济代有繁兴,孕育了两千多年灿烂的教育文化。”[9]因此,要有效地扩大基督教的影响,加快福音传播的步伐,并最终实现“中华归主”,就必须用西方基督教教育来取代中国的传统教育,消解中国森严的文化壁垒。他们认为,建学校、办教育、对中国孩子进行西式教育,既可以受到中国官方的热烈欢迎,还可以争取到较多的信徒,并能培养一批布道助手,这是将“上帝”、“福音”渗透到中国人生活中、使中国基督化最有效的手段。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倪维斯在其《中国与中国人》一书中曾称教会学校是最省钱、最有效的传教方式。美国圣公会中国布道区第三任主教施约瑟(Samuel Lsaac Joseph Scheres chewsky)也说,“从教会的开始起,教育就一直是传播基督教的一个重要媒介。没有教育作为工具,我们在像中国这样的民族中传教的努力,是最徒劳无功的。科甲出身,是中国所有通往出人头地之门的敲门砖。”教会学校是把中国青少年“置于基督教和基督教文化影响之下最有效的手段”。[10]这种方式更容易被中国所接受,而且教育可以从幼童入手,培养一批“上达朝廷,下达草野”,能够影响中国今后发展的“英杰”。②于是,教育便成了传教士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消解民众的仇视心里,传播基督教义,为“上帝”寻找臣民,他们纷纷在各地设立各类学校,史称“教会学校”。

文章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ybxyxb.cn/qikandaodu/2021/0113/497.html



上一篇:涪翁曲水,千古流觞 ——宜宾流杯池文化考论
下一篇:宜宾市公办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生态现状及成因分

宜宾学院学报投稿 | 宜宾学院学报编辑部| 宜宾学院学报版面费 | 宜宾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宜宾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宜宾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