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通往凉山的水路(3)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1 03:3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马长寿先后两次实地考察凉山,在彝区共260天,历时长达八个月,因而,方能著该书。后来出版的《凉山罗夷考察报告》由遗著整理组写的前言说:1942年

马长寿先后两次实地考察凉山,在彝区共260天,历时长达八个月,因而,方能著该书。后来出版的《凉山罗夷考察报告》由遗著整理组写的前言说:1942年初,马长寿离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到抗战时期迁移到四川省三台县的东北大学任教,此后,又辗转于成都的几所大学和四川博物馆,可能由于此稿未最终定稿,加之当时社会动荡等种种原因,稿本一直存放在马先生家中。2004年,马长寿之子马丁先生代表亲属将遗稿交给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马先生的学生周伟洲先生,托其设法进行整理,沉寂64年的珍贵手稿才得以重现。

匆忙间,馆中陈列的多数展品已来不及看清楚,一两幅老照片一晃而过,我隐约望见当年长江南岸的李庄坝,李庄渡口,盛水时节的长江水涨满河床,极其浩大宽广。一离开陈列馆,我已走在李庄古镇的沿江路面上,心里空空荡荡,转头望着长江。

马长寿31岁那年,从宜宾溯金沙江而行,第一次考察凉山,入境已在1937年1月下旬。除考察团三人,另有卢作孚所派川省建设厅二员,还有雷波杨土司遗女代蒂“年十三岁,在宜宾读书,时寒假归里……同行二十余人,浩浩荡荡,遇汉匪有地方官眷可当,遇匪寇有土司之女可当。”马长寿在书中写道。“往屏山路上到处是地震后的房屋空架架”,因每年地震过甚,去年地震之数达百余次,“人民以木板为箱状之屋,立空地中,潜居其内,朝不保夕也”。有趣的是,书中记录第二次考察凉山彝区,赴越嶲田坝斯补土司岭光电家一段,当年我读到此处时,发现时间出错,正好错位一年,于是当即做笔记提醒自己,这没什么问题,可将此错以魔幻方式写入大凉山小说:每个进山的汉人都会碰上不同的大凉山时间。

江边阳光炽热,古镇随处可见白衣白帽的师傅当街切“李庄白肉”。午饭时间已过,一家家饭馆依然游客爆满,走到街的尽头还没找到吃饭处,我一次次寻找记忆里的马长寿。

我还读过先生的另一部58万字的遗著《马长寿民族史研究著作选》。书中第一辑有个整理说明,说《彝族古代史》根据马长寿先生于1959年撰写的《彝族古代史初稿》整理而成,“笔者得有机会于1956年至1959年间,先后在四川和云南参加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工作,有幸受到马先生的亲切教导,使笔者受益匪浅。为了继承文化遗产,完成马先生未竟事业……”巧的是,这个《彝族古代史》的整理人与《凉山罗夷考察报告》的整理组组长为同一个人:李绍明。而李绍明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著述颇丰,建树卓越,写这个整理说明时已76岁高龄。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专家,在回忆马长寿之际还写出“有幸受到马先生的亲切教导”,当我在一个午夜读到这样的词语,曾不禁两眼潮湿。

时已午后,我们走在人流中,总算找到一家饭店,但还需等候才能吃上饭,我便又去寻觅。东问西问,好歹找到席子巷僻静的“李庄古镇书屋”买到两张不同的李庄地图和一本《古镇李庄》,当地作家左照环著。回到饭店坐下后,翻书浏览,发现书中简单记述了同济大学迁徙李庄的情况:成立了迁建委员会,于1940年9月30日作出迁往四川宜宾和李庄的决定,并在重庆、泸州、峨眉分设办事处。迁徙路线有两条,首先经川滇公路,同时经滇黔公路入川,到泸州后再转船上行至李庄。这就是说多为陆路,也有水路,辗转于三江汇合处乐山、长江泸州码头、两江交汇处宜宾。书中所记的川滇公路,便是穿越凉山的道路。只不过其时尚无“川滇公路”,至1942年初西祥公路与乐西公路合并后,始有“川滇西路”一说。

李庄白肉并不像看上去的那样好吃,我更爱吃妻子做的凉拌蒜泥白肉。饭后,我们漫步于古镇原路返回,我不时望一望即将告别的宜宾长江。虽然想象不出由此水路溯江而上入凉山,需要多长时日,但那里已是长江上游金沙江,我能想起第一位抵达金沙江的中国地质学家丁文江。

丁先生是留英多年回国两年后,于1914年4月下旬自昆明去的那一带,往南过金沙江,最远进到四川凉山会理,又从会理折而东南行,再渡金沙江,因而成为第一个考察凉山的中国科学家。一套《丁文江文集》七百余元,前些年日夜研读时,我几乎感觉身临其境,甚至能体谅自己笔下的女主人公为何思念先生。从昆明走进凉山的人还有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曾昭抡,他带领10人组成的川康科学考察团,在同济大学离开昆明半年后,于1941年7月渡过金沙江入凉山境,行抵首府西昌,详实记下蜀身毒道此段途程及其见闻,停留十余日后继续深入大凉山腹地考察,历时百日。曾有一段日子,我一有点时间就会埋头在曾昭抡所著的《滇康道上》《大凉山夷区考察记》两部书中。

文章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ybxyxb.cn/qikandaodu/2020/1021/461.html



上一篇:宜宾高州季秋印象二首
下一篇:春早

宜宾学院学报投稿 | 宜宾学院学报编辑部| 宜宾学院学报版面费 | 宜宾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宜宾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宜宾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