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管理重心下移模式下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对策探(2)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1 02: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保障各教学环节的有效运行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院系教学管理的核心,是落实校、院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体系的有效运行对

(三)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保障各教学环节的有效运行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院系教学管理的核心,是落实校、院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体系的有效运行对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起着重要作用。二级学院要在学校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构建起督导、领导、师生及教学办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配置相应的人员,明确职责,细化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做好各教学环节的监控和评价工作。

(四)创新工作方法,构建有效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1.以专业认证为引领,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专业认证是国际公认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其核心要求是确认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标准和要求。因此,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习、实训等方面都要围绕工程认证的要求展开,并做到持续改进。学院要按照要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突出学生核心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建立起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2.建立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协同机制。教与学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两个主体,构建起教学工作与团学等相关部门紧密结合的综合管理机制,相互协调,共管共赢,是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最优化的前提与保障。

(1)建立联合统筹的协调管理机制。广泛调动教务、团学、班主任、本科生导师、班委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从开始就把专业教育、选课、学习要求、就业方向等融入新生教育中,确保各项工作的统一协调和落实。其次,建立教学和学生管理共享平台,利用QQ群、微信群等,确保日常教学与学生工作的信息共享、交流,沟通与协调。再有就是让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人员相互参与到各类的教学检查、考试巡查和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和评奖评优中,实现其相互融合,建立起有效的协同管理机制。

(2)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对学生发展进行动态跟踪。二级学院教学办、团学、就业办要共同建立大学生成长档案,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建立起学生学习、思想、活动和就业综合档案,全程对他们的学习、品德表现、课外活动、竞赛和就业等信息进行跟踪记录,有助于对每一个学生动态进行管理,为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设计及就业创业提供指导和帮助,也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提供依据。

[1]陈洁红.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问题与对策探讨[J].现代交际,2016,(24).

[2]毛艳玲,孙千惠,陈国广.本科高校学院教学管理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1).

[3]张真.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优化及改革的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12).

[4]马周琴.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改革的探索——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7,(2).

一、引言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是高校办学思想和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二级学院作为高校基础教学单位,受到学校办学理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地区经济文化差异、学生个性发展要求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具有专业性强、承上启下、服务育人的特点。二、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为了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地方高校也迅速发展起来,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专业数量的增加,很多大学已向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方式也实行了学校为、主学院为辅“统一领导,校院两级管理”的模式。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运作对促进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和让学生跨学科选修、拓宽知识面、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发挥了很大作用的,但也暴露出如下一些问题。(一)管理幅度和难度增大,管理方式不适应教育的发展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新兴学科专业的发展、学院的增加,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量日渐增大,统一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学校管理的重心将逐步下移,大量的管理工作转移到了二级学院,使学院管理工作的幅度、难度增加,但原有管理方式更新滞后,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责权不清晰,二级学院的主动性不足高校教务管理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学院教务管理扮演的只是一个事务员的角色,主要任务是完成教务处下达的各项工作,随着办学规模,办学思路的改变,教务管理严重不适应学校办学模式的发展,重心下移后教务处与二级学院的职责划分不明,出现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工作被动,扯皮现象难以避免。(三)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人员素质不高、配备不足,积极性不高高等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务管理应由懂专业、懂管理、高素质的人才来进行管理,才有利于学院学科、专业的发展。同时还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做保障。当前由于受管理体制、人员编制等限制,专业人员重职称、重科研,普遍都不愿从事事务性的管理工作,更多是由一些非专业性人员来担任,即使在岗的专业管理人员也由于升迁、晋级不畅,积极性不高,造成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工作流于应付。(四)相关职能部门间协调配合不足由于管理方式的逐步转变,新型的管理模式还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来,使得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范围扩大,与团学、就业等相关部门间工作的协调量增大,以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为例,每年组织项目申报的有教务处、校团委和招生就业处等多个部门,各部门间缺乏统一协调,结果不仅造成了项目的重复申报,还出现项目评审、报奖时相互推诿,扯皮,职责不清等问题。三、抓好二级学院教务管理措施(一)理清职责,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为教学管理提供保障1.教学管理涉及教学过程的多个方面,教务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牵头部门,要密切关注高教发展动态,统筹全局,做好宏观决策,合理划分学校与二级学院的责权,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根据学校总体目标,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教学规章制度;做好教务系统的开发、维护和管理,通过教务管理人员的权责划分,把具体职权下放给二级学院,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权,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良性循环。2.二级学院是大学的基层管理机构,是连接学校、系、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承担着教学计划、教学运行、质量评价、学风、师资队伍、制度建设等任务,内容多,涉及面广,教学办要努力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履行职责,组织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大纲编写,教学运行、检查等日常管理活动,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做好课程、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工作,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出具体的补充规定和实施细则,确保各专业的教学质量。(二)加强二级学院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二级学院教学办是连接学院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师生的纽带。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分制、三学期制等的推行,学院教学办的任务更加繁杂,学校应加强二级学院的人员配置,在职级晋升上给予适当倾斜,让他们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能主动地、有计划地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多做一些服务工作。(三)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保障各教学环节的有效运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院系教学管理的核心,是落实校、院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体系的有效运行对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起着重要作用。二级学院要在学校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构建起督导、领导、师生及教学办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配置相应的人员,明确职责,细化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做好各教学环节的监控和评价工作。(四)创新工作方法,构建有效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运行机制1.以专业认证为引领,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专业认证是国际公认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其核心要求是确认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标准和要求。因此,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习、实训等方面都要围绕工程认证的要求展开,并做到持续改进。学院要按照要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突出学生核心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建立起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2.建立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协同机制。教与学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两个主体,构建起教学工作与团学等相关部门紧密结合的综合管理机制,相互协调,共管共赢,是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最优化的前提与保障。(1)建立联合统筹的协调管理机制。广泛调动教务、团学、班主任、本科生导师、班委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从开始就把专业教育、选课、学习要求、就业方向等融入新生教育中,确保各项工作的统一协调和落实。其次,建立教学和学生管理共享平台,利用QQ群、微信群等,确保日常教学与学生工作的信息共享、交流,沟通与协调。再有就是让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人员相互参与到各类的教学检查、考试巡查和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和评奖评优中,实现其相互融合,建立起有效的协同管理机制。(2)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对学生发展进行动态跟踪。二级学院教学办、团学、就业办要共同建立大学生成长档案,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建立起学生学习、思想、活动和就业综合档案,全程对他们的学习、品德表现、课外活动、竞赛和就业等信息进行跟踪记录,有助于对每一个学生动态进行管理,为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设计及就业创业提供指导和帮助,也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提供依据。参考文献:[1]陈洁红.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问题与对策探讨[J].现代交际,2016,(24).[2]毛艳玲,孙千惠,陈国广.本科高校学院教学管理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1).[3]张真.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优化及改革的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12).[4]马周琴.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改革的探索——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7,(2).

文章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ybxyxb.cn/qikandaodu/2020/0921/421.html



上一篇:立品牌学院思考 行品牌学院创建
下一篇:学院送展兰花在第十六届北京兰花展中喜获佳绩

宜宾学院学报投稿 | 宜宾学院学报编辑部| 宜宾学院学报版面费 | 宜宾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宜宾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宜宾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